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来源:《高校名师教学视野》

 

 

    摘要:

    本文围绕“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展开了九个方面问题的阐述:(一)把“为人师表”作为行为准则;(二)教师要练好基本功;(三)教师要因材施教;(四)教师要教学相长;(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六)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七)功成于勤,业立于精;(八)教师的终身教育;(九)教学团队建设。

 

 

    唐代教育家、文学家韩愈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名言。今天还是这样,当然关键在于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以及怎样传道,怎样受业与怎样解惑。

    下面就个人体会谈一谈,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一、教师要把为人师表作为行为准则

    什么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之“为人”解释为“做人处事的态度”,“师表”解释为“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可见,为人师表是一个相当高的标准,这个标准要求教师不仅在品德上,而且要在学问上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一名好教师,不是一时,而是一世,要一辈子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有人可能在某个时期做到了为人师表,成了先进或者模范,后来犯了错误,当然也就不再是为人师表了。因此,人们常说要为人师表,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一)“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在品德上成为值得学习的榜样

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教师,除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以外,比较重要的就是师德问题了。古人常把“道德”、“文章”并提,并总把“道德”放在“文章”之前。要想做好文章,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也就是师德问题。教师不仅应当有好的人品,而且应当在学术道德、治学作风上作表率。近年学术界出现的浮躁、急功近利、“泡沫学术”等不良风气,影响极坏,应时刻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时常检查自己身上是否有这些东西的表现和影响。本科生中的考试作弊,研究生中的抄袭他人成果,时有发生。校长、书记要管,学生工作处要管,教师也要管。有关“抄袭”怎样界定?可能要仔细研究,要认真分析。首先,把人家的东西抄来变成自己的东西,这肯定是抄袭,这就是品德问题了。其次,“疑似”抄袭。我有一个故事,浙江某大学某人在申报教授时,有人怀疑他抄袭我的一篇论文,请我来鉴定是否抄袭?因为他那篇文章的题目和公式的编号与我的很相近。经过仔细阅读后,发现他那篇论文是在我文章的基础上推进了一步。于是,这种“疑似”抄袭就被排除了。结论:不是抄袭。最后,还有一种情况也应该引起注意。这就是引用别人的文字不能超过三行,而且还必须注明出处。我以前的一位博士生在一刊物上发了文章,引用了别人的文字——因为人家的英文写得“地道”。虽然参考文献列出了,但在引用的那几句话上方未作标记。于是,该刊副主编来信批评我们,说是学风问题。我们作了检讨。关于这一点,我还同力学界某院士说过,他也说,要十分注意。因此,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也管好自己的学生。如果哪个学生英文写得非常好,不是Chinglish,我们都要十分警惕。如果自己的学生出了问题,教师也是有责任的。

    (二)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在做学问上成为值得学习的榜样

    这当然涉及教师本身做学问的态度是否严谨,是否实事求是了。如果你有了成绩,例如,发表了重要的文章,也不能沾沾自喜,无限夸大,要让别人去评说。20多年前,我的一位优秀硕士生发现了一个新型的动力学方程,他说这个方程可以命名为MLL方程,就是三个人姓的第一个字母,还把我写在了第一位。我跟他说,咱们还是不要给自己的成果命名吧。

    那么怎样才能算在做学问上成为值得学习的榜样呢?除了上面说到的做学问的态度以外,还要看你学问是否做得好。一般来说,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突出贡献专家等,学问都做得很好,肯定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但是,那毕竟是极少数。那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怎么才算好呢?对教学来说,学生说好,老师说好,专家也说好,大家都说好,那肯定就算好了,作为教师,应努力争取这“三好”。就科研来说,如果你的文章、专著被他人引用上百次、上千次,获省部级奖、国家奖,那肯定算好了。但是,人的能力总是有大、有小,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所有人。我想,主要的还是得有点儿精神,不固步自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努力地把学问做好。只要努力了,我看就行了。

    因此,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并不容易。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的行为准则。’

    二、教师要练好基本功

    做一名好教师,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首先是要练好基本功。文、理、工、管各学科、各门课程的基本功可能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在大学里教师有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历程。各类学校都有明确的条件,有门槛,有要求你干什么。

    下面我就以从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谈谈个人体会和经验。

    (一)先说助教的基本功

    1963年我从北大数学力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当助教。实际上是助教的助教。因为那时讲师都很少,一提起某某人是大学讲师,都肃然起敬。我是给老助教做助手的新助教。1963年当时的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到我们教研室主持制订培养计划,我被排在1972年开大课,也就是正式开课的岗前培训要9年。现在回过头来看,是有些保守了,但可见当时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学过“理论力学”的都知道“受力图”。可是,当年我就不知道。我在北大学过260学时的理论力学,却没有学过“受力图”。这就是理科与工科的差别。从一个理科毕业生到一个工科的助教,还真有过一段路程,有个转变。咱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既是国家的选择,也是个人的选择,就得赶紧学,赶快学,赶快练基本功。理论力学的理论结果好懂,就是不会做题。1953年,周培源先生说过:“题做多了,自然就会了。”按照周先生的教导,我就多做习题。当时有两本苏联的理论力学习题集,加起来有2000多道题。那时年纪轻,精力充沛,咱就一题一题地去做。当助教就怕同学提出问题答不出来。我觉得做习题就是一个理论力学助教的基本功。当然,正因为花了很多工夫做习题,也挨了团支部同志的批评。那个时候,打球、玩牌,没人批评你,钻研业务是要挨批评的。现在,好多年轻同志都没法理解。我当了15年助教,经历了“小四清”、“大四清”、“文革”、“五七干校”、下厂等,直到1978年我国第二个科学的春天到来,才晋升讲师。那时候好像不必交什么材料,我主动地写了一个“理论力学难题百解”。1981年晋升副教授时出了一个讲义《分析力学基础》(1980年)。当时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得知后拿去翻印,在矿院等学校影响很大,据说山东矿院还在用那个讲义。那个讲义使梅凤翔稍有名气。1979年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非完整力学的历史与现状”,好多人以为梅凤翔是位老前辈。当然,上课不能少,有几篇水平不高的论文发表。1986年晋升教授,当时48岁,认为不到50岁就提教授是大跃进了。现在30多岁的教授都不少了,说明时代在进步,后生可畏。

    (二)由副教授到教授,也有基本功问题

    首先,还是要上好课,而且要上出特色。如果说这位教授与那位教授上课风格和特色都一样,那就奇怪了。其次,还要搞科研,要有论著。1985年我出了一本书《非完整系统力学基础》,印了5000册,早已售完。被国内引用300多次。提教授时也交了18篇论文,但回过头看来高水平的不多。第三,还要做点儿管理工作。1987年我向学校交了一个报告,讲我当教授一年干了什么。领导说,好。群众说,没事儿找事儿。当时我就想,提了教授还得上课,还得干活儿。以上说的就是我个人所教课程所说的基本功。

    (三)别的课程,我看也有基本功问题

比如,文史哲,是否要多看书,多积累资料,正如“岳麓书院学规”中指出的“读书必须过笔”。

说到基本功,我们年轻时要练板书,粉笔字要写得好,特别要整齐,要设计好黑板,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这几个字要保留几分钟等等。现在要用多媒体了,不写或少写黑板了。多媒体一块块,不就是黑板吗?我看差不多。听说有的人总用计算机打字,不会用手写字了!说到基本功,我还练过“坐功”,三个钟头不动窝。现在不提倡了,要注意休息了。说到基本功,要经常练,不断地练。1985年我晋升教授前,评审人认为我有“深厚的功底”。深厚的功底来自好的基本功。在我的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用A4的纸9页列写一个问题的微分方程,公式排起来总共有19米。评审人问:“你能保证不出错吗?”这就是基本功。

    三、教师要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乃老生常谈,然而真正做到却不容易。什么叫“因材施教”?它被定义为“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

    先说我年轻时没有因材施教的故事。1963年冬天,我给学生上理论力学习题课,讲了微分方程的一些很生僻的东西,也有点儿炫耀的意思,不但学生听不懂,听课老师也听不懂。课后挨了批评:“这种超大纲的东西根本没有必要给学生讲。”因为这里不是北大,这就是我年轻时犯过的毛病:不分场合,喜欢炫耀,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这就是上课不得法,是教学法的问题,也是没有因材施教的问题。大约过了十年,我给工农兵大学生上理论力学课。我在黑板上写毛主席语录“要自学”,说“你们先看书吧”,结果教学干事忘了给学生发书。工农兵大学生就在上课时写大字报,下课时就出来了,名日“这样上课不行”。当时工农兵大学生很牛气,我很生气:既然不行,你们找别人上课吧!后来,系领导做学生的工作,我才上了下去。这事儿跟当时政治环境有关,但从自身检查,还是教学法的问题:如果事先与教学干事联系,提醒早点儿发书;如果除了写毛主席语录,再问问学生有什么要求,可能就不会挨大字报了。实际上,你让工农兵大学生去自学,他们哪有那个能力呢!

    以上是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的例子。

    当然,也有因材施教做得好的例子。我从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他们出身差异很大,有学力学的,有学数学的,有学物理的,还有学工程的。那么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这就要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育。首先,让学力学出身的学生补近代数学,让学物理出身的学生补力学和数学,让学工科出身的学生补数学和力学。这样就可以使他们都能够达到本专业博士学位课的水准。其次,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提倡学生根据志趣自己选题。实践结果证明,自己选题的都做得比较好,而老师给出题的,做得都一般。

因材施教是一个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法;要做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工夫,不仅了解自己,更要了解学生。我觉得,因材施教是个永远的课题。

    四、教师要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什么?汉语词典解释为“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从教47年,最大体会莫过于“教学相长”。可说到两件事儿。一个是写书的事儿。我的两本专著《非完整系统力学基础》(1985年),《非完整动力学研究》(1987年)出版后,觉得尚缺少近代分析力学的内容,如张量表示、微分形式、混沌等,这些东西我不熟,没学过。同时,也面临招收博士生的问题,因此,想写一个《高等分析力学》。于是,找了两位年轻的毕业硕士生,让他们写近代的,我写经典的部分。开始他俩有畏难情绪,我跟他们说,要边学边写,肯定比我自己写得好,因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快。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本参考书都翻破了,古语叫“韦编三绝”。这本书于1991年底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博士生必修教材使用多年并被国内多次引用。这不就是,学生(当然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生)得到了进步,教师也得到提高了吗?

    另一件事是关于申请基金的。我们课题组2000--2005年被批准的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是关于对称性与守恒量的研究。这些项目受到1986—1994年间学生们工作的启发。1985级有三名优秀硕士生,现在一位是湖南大学副校长,一位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总编,一位去了美国。他们当年做学生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对称性与守恒量问题,虽然很粗糙,但很新。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学生初步工作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这就是说,教师也也要从学生那里学习东西,师生共同进步。

    在本科生的教学当中,只要用心,也会从学生那里学到好东西。教学相长是一个教学原则,也是一个与教学法有关的事儿。

    五、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喊得很响,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与西方教育相比,中国学生很辛苦。上小学一年级就上奥数班、美术班、钢琴班……人家西方国家的孩子老是在玩!中国的大学本科与西方大学的本科相比较,结果会怎样?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在2003年9月9日首届高校教学名师奖颁奖会上说,中国已与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签订互认学历事宜,说中国的本科生比别的国家的水平要高一些。这种估计是否客观?我觉得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方面可能比国外的高,而创新能力方面比国外的低。1981年初,我去法国小城维希(Vichy),培训语言,各国学生编在一起。考语法,笔头,中国人比其他人要好得多,而听、说能力却要差。当然,也有多年生活在法国的印度人说法语时,法国人听不懂。清华一位老先生在美国访问,说有一个学生在学完理论力学之后去研究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怎么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用这个例子说明美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子是否恰当,可以讨论。1994年春天我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Univer—sity Laval)高访,有两件事儿印象深刻:一位西安交大毕业生在那里做副教授,他说,很简单的理论问题,有的加拿大学生搞不懂;拉瓦尔大学机械学院开的博士学位课“分析力学”,所用教材比我们硕士课教材还简单得多。研究生院院长说,够了。这两件事能说明中国学生的理论功底要好些。说这些还是想说明一个观点:中国本科教育理论基础方面的培养可以了,关键要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关乎教学质量的大问题。

    创新来自疑问,清代一本书上写道:“书不熟读则疑不生,事不深思则疑不出。学问之功夫,须于无疑中看出有疑,更从有疑中办到无疑,方是真得力。”这些话是很深刻的。一个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说明他有疑了,他思考了。没有疑问的,大概没学好。从有疑到无疑,实际上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才是更好的学生。作为教师,恐怕有一个由怕学生提出问题到怕学生不提出问题的过程。有点儿差别的,只是过程有长有短罢了。我们给学生上课时,如果都没有疑问,那我们得查一下教师这方面有什么问题没有。我常常表扬那些敢提问题的学生。其实,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一时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可以课后去研究,下次上课再回答。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如果你上课满堂灌,学生哪有时间提出问题?研究生的课,讨论式易行,你可只讲粗线条,你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本科生的课,讨论式较难。学生人数少的易行,多的不好办。

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法,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互动式,台上来一个演艺明星,下面一大批追星族,台上唱,台下闹,这种互动容易。有位名师奖获得者提出做教师的要当“讲员+演员+主持人”,这个要求好,可以去试试。不论采用什么办法,目的是清楚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梅凤翔I,矗样做名好教师

    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两项主要任务。只做科研,不做教学不行。有位教育部前副部长说过,不做教学就不要在高校工作,可以去研究所干。但是只做教学,不做科研也不行。一个好的教师,应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做得好才行。

我觉得,专业课教师搞科研比基础课教师搞科研要容易些。因为专业课教师大多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基础课教师怎么去做科研呢?怎么去选研究方向呢?

    我是一名基础课教师,教的是工科二年级的理论力学课程。1963年春天在北大上六年级时,老师帮我出了一个题目:非完整系统。20世纪70年代已有小小成果,并也希望就这个题目做下去。对于这个题目,大家都不做,认为没什么用。1980年底,我去法国进修前去请教我的老师,说这个方向没人重视,是否改个方向。他对我说,你管他重视不重视,中国这么大,搞什么的都应该有。你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我听了他的话,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一定成绩。实际上,理论力学这门课程形成七八十年了,多学时的理论力学课总能讲到完整系统,很少涉及非完整系统。选这个方向与我所教的基础课有密切关系。这样,就能把科研成果与所教课程联系起来。2009年10月24日在西安交大举办的力学课程论坛上,我作的报告是“理论力学中6个问题的讨论”。这6个问题就是把科研成果和教学联系起来了。结果一流学校的教师听懂了,三流学校的教师没听懂。现在的年轻教师大多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大多受到过科研训练,只要用心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科研方向。

    当然,人的精力有限,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会有矛盾。因此,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毛主席对于工作方法说过“要学会弹钢琴”。一个时期,当教学任务少时,可多做些科研工作;另一个时期,当教学工作较多时,可少做些科研工作。我的体会是,教学工作不能断线,科研工作也不能断线,这样才好。因为,教学无止境,科研亦无止境,需要在这两个无止境当中不断进步。

    七、功成于勤,业立于精

    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有的人非常聪明,智商很高,但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的成功是靠勤奋,因此才说“功成于勤”。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对教师尤为重要。

我年轻时正处在“折腾”时代,上大学时有处理右派、大炼钢铁、大跃进等等,毕业后稍安定几年就来了“文化大革命”。“文革”开始时,还为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积极过,后来发生武斗,咱就不参加了。当时我家四口人,住lO.5平方米的小房子,摆个小地桌,坐个小板凳,咱做做习题,为当好助教做些努力。正因为“文革”中没有丢掉业务学习,因此在1978年就很快起来了。1981年1月我被国家派往法国进修,到南特高等机械工程学校不久,便向导师提交了一个57页的论文,希望申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专家说,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应是“一个足够庞大的建筑”,意思是说文章太短。拿到这个学位的老前辈有严济慈先生、钱三强先生等,是法国的最高学位。1981年大暑假3个月,我发奋写了190页的论文稿,后来导师让我去法国Besanqon大学分析力学中心讨论。那里有三位专家,经过讨论又觉得论文太长了。1981年底,当申请学位被批准时已完成了学位论文,前后共七八个月。1982年5月以最优秀成绩顺利通过答辩而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这也是我一生中第二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1957年考取北大。这就是我对功成于勤的体会。我上大学时算是学习比较好的,但不是拔尖的,拿到的学位却是拔尖的,靠的是勤奋。

说到“业立于精”。这个精,就是精品。现在有省市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我们做教师的,也要努力去打造精品课。当然,这还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课程组集体的事。上课也要“精”,就是抓住本质的、主要的,去精讲。怎么才能做到精讲?这就要求对所讲课程有深入了解和体会。你所用教材可能不是你写的,上课时总不能“照本宣科”吧?要讲出你的特色,讲出别人讲不出来的,那才是精彩的。做到精也不容易,因为涉及你讲课的高度和深度,也涉及你的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

    八、关于教师的终身教育

    现在提倡教师的终身教育问题。教师是教学生的,教师也要接受教育,而且是终身的教育。所谓终身教育,说白了,就是“活到老,学到老”,这同时又涉及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大学的学习只是个基础,人类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不学习新知识怎能教好书?现在信息很发达,有人说知识爆炸了,收到的信息多,不一定获取的知识就多。25年前,清华一位老教授让我给他们学校一位年轻教师出题目,我当时还真的没有什么题目可做。20世纪90年代初,面临给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选题,也促使我们做教师的去开辟新方向,这就要学习新知识。于是,在几何动力学、Birkhof{系统的全局分析、机器人运动规划、神经网络、对称性与不变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进展。革命导师列宁教导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他说得真好!学习,特别是对教师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在教学中总不能一遍一遍地用同样的东西吧?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不断有新鲜的东西讲给学生。上海一个挺好的楼倒了,为什么?“神六”由基地送到发射场,又高又细,怎样才不致倒下?这些新鲜的例子,结合课程,讲给学生,都会提高学习兴趣。

    做学问要持之以恒。我做的研究是非完整力学。从1963年开始学习到2000年在美国应用力学评论上发表长篇文章,才确立了我国在此方向上研究成果的国际地位。前后有37年,去掉“文革”的10年,还有27年之久。这个过程够长的了!现在的年轻同志都脑子好,信息多,成长快,但真要做出好东西也不是一两年、两三年的事。要持之以恒,才能做得好。

    人常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这首先要自己搞明白,由昏昏变为昭昭,然后由自己昭昭再使人昭昭。分解来说,就是两步,特别是后一步不那么容易。你以为获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博士学位就能当好教师了?不是的,还有相当距离。何况学问很大的上不好课,讲不清楚,也不胜枚举。我们应该认识到上好课不容易,教好书不容易。只有下大工夫,才能做好教学工作。

    《明史·周新列传》说“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终身学习而不怠,每日勤勉而不用,偶有失败而不馁。

    九、关于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简单介绍一下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教学团队的建设情况。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教学团队荣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有如下三个成果:(1)“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2004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我校《工程力学》课程,2006年获“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并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3)我校基础力学教学实验中心,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作为负责人简单介绍关于我校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与体会。

    第一,编写了体系新颖的《工程力学》教材。

    我校有重视教学的传统,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并在国内有一定地位和特色。从前工程力学各课程存在追求大而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起点低,课程之间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存在重学科,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对解算习题的技巧性介绍过多,实验课内容陈旧,缺乏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也为及时总结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这两门校级一类课的教学经验,承担了我校第五批和第六批教改项目。这两个项目的目标是:对工科力学课程进行了整合,以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力学基础,突出工程应用,并能反映近代力学和现代力学的发展。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力学实验和流体力学初步等基础知识,并有由相关内容引出一些窗口和接口。使原有各课程基本教学内容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和相互综合,便于学生建立起对力学学科的整体认识,牢固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扩大学生的力学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编写新教材成立了以梅凤翔为主编,教学效果优异的周际平、水小广教授为副主编的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和编写组。就是靠全系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新编《工程力学》经过一年多出了一个讲义,又修改了一年多,于1999年9月开始部分试用,2000年9月开始全校机械类学生使用。经过几轮实践,进一步修改,于2002年出了修改稿讲义。新编《工程力学》于2003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册,110万字。这个教材有以下特色:(1)以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主要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贯通与融合;(2)更多地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的内容体系,准确地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3)提高了教学起点,使推导严谨,表述简明;(43流体力学部分强调了物理概念,并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部分有机结合;(5)增大了例题难度,主要体现在深度、广度与综合性上;(6)注重启发性,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7)增加了对计算机的有关知识;(8)加强了实验环节;(9)开了一些窗口和接口,以扩宽学生的视野。这个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受到好评。

    第二,编写了有特色的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书。

    为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组织编写了《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书》。对照工程力学各章,供学生同步阅读。每章都包括四个部分:(1)基本要求和重点;(2)主要内容概述及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3)典型例题解析;(4)自测题及解答。该书于2003年8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据说《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书》比《工程力学》教材更受考研学生欢迎。

    第三,有效地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一系列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方法有:(1)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目前大多数教师都在日常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加人一些与工程力学实际相关的图片和录像素材,弥补了板书教学的不足,取得明显效果;(2)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逐步实现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按照“原理验证和工程应用实验(必须实验),综合设计提高实验(选修实验),研究创新实验(开放实验)”三个培养层面组织实施实验教学;(3)鼓励和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并给小论文写得好的学生加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不断探索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曾经试过多种形式,例如闭卷,但例题和作业题在试卷中占一定比例,例如开卷,例如半开卷等。

    第四,加强教学的El常管理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工程力学课程是机械类等本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工程力学课程组秉承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一贯传统,建立了以主讲教授负责制的授课队伍,体现了老中青相结合,以老带新,相互扶持,共同提高的队伍。建设风格,使工程力学的教学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可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有:(1)制度化的集体备课方式。从1998年工程力学正式设课开始,就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最初,因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为两门课,上理论力学的不太熟悉材料力学,上材料力学的又不太熟悉理论力学。大家集体备课后,每个人都可上这两门课了。对教学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以及讲授方法、学时分配等方面由一位老师示范讲授,在其他老师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既有统一的讲授目标,又有个性化的讲授风格,同时也保证了工程力学所有教学班的教学水平基本一致;(2)主讲教授负责制的授课评价制度,包括主讲教授随堂听课,学校牵头聘请督导专家随堂听课,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等方式,对每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及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反馈给教师以引起注意;(3)中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保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梯队是保证一门课程高质量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尤其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下工夫。工程力学课程组采用传、帮、带的方式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挑选资质好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培养,通过包括随堂听课、批改作业、习题辅导、答疑、试讲等实践环节,使青年教师逐步理解工程力学教学过程的内涵。在上讲台前,一般需经过三次试讲,在充分考察本人的知识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讲授风格之后,才能正式上岗。在青年教师积累一定经验之后,大胆起用,鼓励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逐渐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4)课检组鼓励任课教师在努力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科研任务,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科研促教学,上水平,出成果。通过经常性教学研究活动以及几届学生教学实践,各位上课老师普遍感到拓宽了自己的学科基础,提高了教学水平,也形成了主动钻研教学方法,对教学精益求精的良好风气。

    上面是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我校工程力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于2010年年底完成。近年,我们准备再出版几本教材、几本专著,并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增加投入。

    下面说到不足之处。我们虽然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为重要成果,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仍有做得不够之处。例如,这个教学团队教学方面在国内影响力还不够,《工程力学》教材到了第四次印刷,发行量却不是很大;这个团队整体的学术水平还不高;这个团队的科研成果还较少。这些正是今后我们要努力提高的。

版权所有© 泰州学院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地址:泰州市济川东路93号 邮编:225300 苏ICP备05003819号